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这是教育最重要的一个方向,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孩子把自己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自己的特长充分地彰显出来,自己的优势充分地突显出来,这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丹江口市徐家沟小学坚持求真、求是的办学理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一个孩子按照他的喜欢的方向去发展,通过思想引领、丰富活动、创新评价,成就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发现自己,收获自信,体会幸福。 一、重视思想引领 多年的教育实践观察,我们认为提高青少年素养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父母的素养,将家庭变成最好的教育单位,让家庭承担起不可推卸的教育功能。因为孩子成长的问题,虽然表现在孩子身上,但根子却在成年人身上,在父母身上,要治孩子“病”,父母得先“吃药”…… 徐家沟小学为了实现“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的教育理念,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工作,旨在通过舆论宣传、榜样示范、辐射带动,帮助年轻家长成长进步。 1、及时宣传动员。 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各岗位职责。学期初,学校就通过校讯通平台、学校家委会QQ群、班级QQ群等告知家长新学期学校的打算,公布即将实施的具体措施等重要信息,让每位家长提前了解。 2、专家引领,统一思想。 2014年徐家沟小学有幸成为十堰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大讲堂成员单位。4月21日下午,由十堰市妇联、丹江口市妇联、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营造孩子心灵成长的绿洲”家庭教育专题讲座在丹江电影院隆重举行。十堰市家教讲师团副团长、东风教育分局副局长赵平做了主题为《营造孩子心灵成长的绿洲》专题讲座。800余名家长,城区学校部分教师应邀参加了活动。于是,办公室里的争论、QQ群内的争执、家长会上的交流、家访中的谈心……在不断的沟通交流中,统一了思想,坚定了的信心。 3、开展树典型、学先进活动。 为了将“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自己”这一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学校号召各班积极寻找家庭教育典范,在活动结束大力表彰。书香家庭、书香个人、优秀学生评选等每项活动中都由家长和学生主动申报、热情参与、隆重表彰,让家长在活动中亲历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而影响家长的教育观。 4、给家长的善意倡导:最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成长。 现在很多父母把成长的任务交给了学校和孩子,自己却没有很好地去阅读、写作、跟孩子交流,自己没有很好地在自己的岗位努力地工作,甚至很多家长一天到晚看电视、搓麻将、酗酒,怎么能教育好孩子? 于是“夏洛读书会”应运而生,一批具有先进教子理念的家长在学校的支持下成立了读书会。夏洛读书分享会理想的活动模式是:每月读一本书、演一幕剧、观一部影片。在这批家长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校合作的必要性,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成长的多了,指责老师和孩子的少了,注重同老师沟通,关注学生学习品格和学习习惯的家长正在成为主流。 二、坚持活动育人。 我校提出学生艺术素养“三个一”目标,即每位学生会一门乐器,会写一手好字,会一项体育特长,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的抓手,并不断充实其中的内涵。围绕艺术教育“三个一”目标,学校整合校内艺术教育资源,开设了葫芦丝、二胡、书法、国学、武术、合唱、舞蹈、篮球等校本艺术特色课,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1、乐器进课堂。 目前已经在四个年级开展二胡、葫芦丝、口风琴进课堂的实验。每个孩子会一种乐器正在成为现实。 2、建设“书香校园”。 三年前徐家沟小学提出了“建设书香校园”的工作目标。家校、师生同建书香校园,推动阅读型学校、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家庭的建设。完善“家庭个人书橱”、“班级读书角”、“学校图书室”三级书库建设。精心构建学校-班级-家庭-社会多元化的读书网络。设立“阅读课”,开展“晨诵 ”、“午读”,“双休日大阅读”活动,保证阅读时间落实。开展“书香班级”、“读书之星”评比活动,建立读书活动的激励机制。 2014年我校第十三届“小浪花”艺术节文艺展演及颁奖盛典,以才艺大赛为主线历时2个月,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主要包括器乐、舞蹈、声乐、表演、读书、书法、绘画等。学校从4月初就开始了宣传发动、班级海选和校级决赛。两千多名学生参加了才艺大比拼,最终有300名优胜者脱颖而出获得才艺展示大奖,另外还有40名“书香教师”、47个“书香家庭”、500名“读书之星”和300 名“小小书画家”受到表彰。全校学生参与面达到90%以上,获奖面在70%以上。虽然购买奖杯奖牌花销很大,但是我们知道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展示,都需要鼓励,这个花销值得。从家长口中得知,很多孩子把奖杯奖牌放在家里最醒目的位置,我们相信,这些孩子从小拥有了良好的习惯和兴趣,他们将受益终生。 3、全面启动“微体育”运动。 每天在课间操时间,做完规定动作之后,每个同学根据自带的小型体育器材自由进行跳大绳、跳小绳、踢键、跳皮筋的、打沙包的、玩游戏的......每个同学都在操场上快乐的运动。保证在半个小时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内每个学生都充分运动,要达到出一身汗的活动效果。“微体育”活动开展,不仅丰富了大课间活动内容,也让学生养成了每天锻炼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体质。 三、创新评价机制 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受表扬的机会,2014年春季,徐家沟小学设计并推出了一套神奇的卡片——“校园榜样卡”,用来奖励学生的进步。此项教育实践案例获得了十堰市教育科学院2014年德育实践活动案例创新一等奖。 这套榜样卡由学校统一印制,面值有10分、20分、50分、100分不等。提倡“多发,勤发,找到机会就发”。“校园榜样卡”发放涵盖孩子的方方面面:一个孩子作业整洁、书写认真、经典诵读优秀,喜爱阅读,考试有进步,会得到很多的“校园榜样卡”。而另一个孩子文化课成绩逊一些,但是懂礼貌,乐于助人,讲卫生,关爱同学,同样可以得到榜样卡。榜样卡不仅班主任发,每个科任教师、学校领导、包括后勤管理人员都可以发放。不管在课上、课下,还是校内、校外只要发现了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要学生有了点滴的进步,都能及时得到一个榜样卡的奖励。 学校还制定了榜样卡兑换奖励办法。在学期中和学期末,学校将隆重举行榜样卡兑换礼品活动。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用自己手中的榜样卡兑换自己喜欢的礼品。 “校园榜样卡”的推出,创新了学生评价方式,激发了每个孩子的潜能和进取心。 上一篇: 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
下一篇: 我的“中国梦”、“教育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