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0)  
亲,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
去购物车结算

父母格局之得失3

2019-06-10 21:08浏览数:14 

72   2019年5月23    得失: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赢谁,而是做更好的自己3

     大家好!每周四晚相约水都家长大讲堂,我是讲师计霞。今天是2019年5月23日,是我们网络微课的第72次课程,今天我们继续给大家分享我们努力不是为了赢谁,而是做更好的自己。


台湾著名成功学大师黑幼龙先生说:“养孩子就像种花,要耐心等待花开。”这完全是他教育孩子的心得。


黑幼龙次子黑立国小时候非常叛逆,不认真学习,时常在学校捣乱,学习成绩更是一塌糊涂,甚至多次考试成绩零分。这让黑幼龙感到非常担忧和着急,但是他却不愿意逼迫孩子用功学习,更不愿意利用强制手段来惩罚孩子。因为他知道,除非孩子自己积极主动地学习,否则父母所有的强制和逼迫都是无效的,甚至会让孩子更叛逆。


就这样,黑立国时常闯祸,最严重的一次,他竟然出于好奇,在邻家的一家超市偷了一双手套,被当场抓住。黑幼龙并没有像其他家长一样打骂孩子,而是问清了事实的真相,然后很坚定地做了孩子的靠山。他对孩子说:“你犯了很严重的错误,需要认真地反省。但是,只要你认真改过,我们对你的爱就永远不会减少。我不认为你是坏孩子,只是贪玩和调皮了些,只要你愿意改正。”或许从那时起,黑立国就有了些改变吧。


到了高二的时候,黑立国参加了学校的摔跤队,虽然他平时不爱学习、爱捣乱,但是在这里却是成绩最好的队员。和那些成绩非常糟糕的队员相比,教练自然喜欢和赏识他了,同时他也获得了队员们的喜爱和欢迎。第一次,黑立国发现原来成绩好也能受到别人的喜爱和尊敬。于是他开始发奋学习,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成绩突飞猛进,不仅顺利考上大学,而且还是很难考的医学院。之后,他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成为学业上的佼佼者,更是在30岁那年被提拔为华盛顿大学医院的副院长。


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本来不被看好的孩子,居然获得如此大的成绩。其实,黑幼龙的一番话就是最好的解释:“很多父母容易认为孩子学习成绩差就没有希望了,但是如果能够慢慢地等待,耐心地教导孩子,孩子将来可能更优秀。”


对于小儿子黑立行,黑幼龙也是采取了这样的教育方式。这个孩子从小就聪慧过人,不像二哥那样叛逆淘气,学习成绩在全校都数一数二,大学则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专业。但是,就在他大学快毕业,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他竟然做起了当电影明星的梦。虽然黑幼龙知道孩子异想天开,但是却给了他自由选择的权利。他郑重地对孩子说:“如果你现在的梦想是当电影明星,那么我同意你大胆地去尝试一下。但是我建议你用一年的时间来尝试,如果成功了,我就不再反对。如果不行,你就应该想好了以后做什么。”


之后,黑立行毅然投身演艺事业,每天辛苦地练发声、学表演,积极地跑剧组、试镜。父亲也是凭借自己的人脉来帮助孩子,希望能够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一年后,黑立行没有任何收获,于是他醒悟了:梦想终究是梦想,自己没有那方面的天赋,即便是浪费再多时间也是白费。他决定放弃自己的演员梦想,回到大学继续学习。


对于很多人来说,黑立行好像是走了弯路,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甚至有很多父母还会强烈地反对孩子做这样的事情,因为这只会让孩子失去大好前途。可是黑幼龙却认为这是对孩子更好的教育,只有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孩子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尝试。オ不会造成他的遗憾。即便是失敗了,孩子也能懂得一定的人生道理。


黑幼龙是一位有智慧的父亲,因为他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是对孩子最好的。面对不爱学习、顽皮叛逆的儿子,他选择了等待,等待着他成长,并给予耐心地教育,而不是强迫孩子好好学习,急切想要孩子提高成绩;面对为了演员梦想而放弃大好前途的儿子,他也选择了等待,给孩子尝试的机会,而不是急切让孩子追求所谓更好的事业。


不管到什么时候,父母都不能太急于求成,迫切让孩子尽快成オ。如果父母操之过急,或是功利心太强,而实施了错误的教育方法,不要说禀赋一般的孩子了,就是拥有高超禀赋的孩子也会被扼杀掉。正如黑幼龙所说:“我们要对孩子进行慢养,这里所说的慢养并不是时间上的慢,而是说教育孩子不要太担忧、太着急。不求一时的速度与效率,不以当下的表现评断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差异。慢养,可以让孩子发现最好的自己。”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教育孩子方面也不例外。父母如果想要孩子成才成功,那么就应该抛弃功利心,学会耐心地教育和等待。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拔苗助长,否则只会害了孩子!


              赢了成绩,却输了更多


在竟争激烈的今天,每个人都不想输给别人,孩子也不例外。所以,父母都非常注重孩子竟争意识的培养,希望孩子可以在将来获得优势。无疑,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但是过多地给孩子灌输竟争的思想,孩子往往就特别计较胜负,凡事都要争一个输赢,甚至为了赢而绞尽脑汁。


事实上,孩子太看重输赢,其实是父母教育不当的结果。父母太看重输赢,孩子往往就喜欢凡事争个输赢。而父母如果在生活中为了赢采用不正当的手段或是耍心机,那么孩子也会有样学样,把输赢看成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把所有同学和朋友都看成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在学习上想要赢,在评选班干部上想要赢,就连平时小小的游戏比赛都要赢了别人。由于存在了这种想法,有的孩子时刻怀着戒备心理,当同学有问题向他请教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提供帮助的。因为在他心里,如果自己帮了别人,就是给他们超过自己的机会,自己就会输了。有的孩子为了在考试中获胜,不惜故意制造不爱学习的假象来麻痹他人,回到家里之后再加班加点地学习。更严重的是,有些孩子因为太想赢了,对比自己学习好的同学产生嫉炉心理,故意说同学坏话或是联合其他人孤立同学,甚至做出陷害同学的事情来。


这些孩子虽然赢了成绩或是比赛,但是却输了更多的东西。因为他们对所有人都怀有戒备心理,把所有人都当成敌人,所以一个朋友都没有,也没有人愿意和他相处。当别人一起学习或是游戏的时候,他只能躲在最远角落,孤零零地一个人。因为他心中只有赢,整天想着如何赢了别人,所以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少,生活也越来越不快乐。更重要的是,这些孩子还失去了正直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人生态度。


成成原本是一个开朗的男孩,和朋友相处快乐,生活也是自由自在。但是,自从上了初中之后,他就像是変了一个人似的,为了考取重点高中,把所有人都当成是敌人,每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超过自己的时候,他就感觉不服气和气愤。时间长了,孩子滋生了嫉妒的心理,在各方面都想要超过别人,容忍不了别人比自己更优秀。


初二上半年,初三的校篮球队队长即将面临中考,退出了校队。于是,老师和同学们决定选出新的队长。由于成成和另一位同学都是球队主力,所以原队长向老师推荐了他们两人作为候选人,并且提议谁在之后的中学生篮球联赛中表现优秀,就任命谁是新队长。从进校队那一天起,成成就把当队长作为目标,眼下正是大好机会,他发誓一定要成功当选。可是,两人实力相当,怎么在比赛中出头呢?


第二天,球队进行赛前的加强练习,每个人都摩拳擦掌,希望在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看着同学们在球场上全力拼抢,成成想到了一个主意:在那位同学跳起投篮的时候,不经意地将对方撞倒。结果,这位同学重重地摔在地上,导致脚踝扭伤、不得不长时间体息。而成成因为在篮球联赛中表现突出,带领篮球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队长的位置。


这一次,没有人发现成成的小伎俩,受伤的同学甚至还安慰他不要内疚和有包袱。这让成成心中感到有些扬扬得意。从那之后,他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想赢就背地里用些小手段,想办法把对方“踩”下去。时间长了,同学们都发现了他的不择手段和虚伪,于是不愿意再和他交往。


成成因此感到非常苦恼。父母询问他原因,他才道出了真相。爸爸生气地说:“你一个孩子怎么这么会耍心机,为了赢怎么可以不择手段呢?”这时候,成成大声地反驳说:“我还不是和你学的!”成成的话让父母哑口无言,不知怎么反驳。


原来,在成成刚上初中的时候,爸爸升了职加了薪。成成感到非常高兴,为有这样出色的爸爸而骄傲,可偶然间,他听到爸爸妈妈的对话,妈妈对爸爸说:“你不是说,小宋升职的机会大吗?竟然轮到了你,你真是太幸运了!”爸爸得意地说:“你以为这只是幸运啊!小宋还傻傻地当我是朋友,连我换了他的方案都不知道。像他这样的傻子,能升职才怪呢!”听了爸爸的话,成成才“豁然开朗”:原来赢是这么简单啊!而这也是成成变化的根本原因。


看到了吧,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所有的父母都不希望孩子成为为了赢而不择手段的人,更不希望孩子成为不正直、没有诚信的人,所以家长应该有大局观,不要太看重得失成败,更不能给孩子做坏的榜样。


身为父母,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虽然竟争是残酷的,但是我们参与竞争并不仅仅是为了赢。即便是想要赢,也要光明正大,凭自己的本事去赢,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尊敬,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为了赢,而采取不正当的手段,或许能够得到一时的成功,但是成功也无法维持下去,反而还会失去更多东西。


更何况,很多时候,参加比赛、享受比赛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而在学习这一方面,与获得更高的分数、更好的成绩相比,充分吸收知识、增长自己的见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用平常心来对待竞争和输赢!要记住,努力是自己的,即便最后输给了别人,努力也没有白费,也会获得一定的收获。而只有如此,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就没有机会重来。大格局的父母明白,亲子教育是投资回报率最高、最容易成功的事业,再多的物质与金钱都无法代替父母的陪伴。所以,他们不会拿工作忙当借口,更不会用金钱物质搪塞,而是肯多花时间来陪孩子,多些关注,交流,理解等,给予孩子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1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可见在传统观念中,父亲在家庭教育中担当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抚养孩子长大,交给孩子做人做事的道理,帮助孩子改正错误的行为,等等。父亲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没有人确切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好的父亲是榜样,教会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一个好的父亲,就像一座高大的山,不仅担负起家庭的重任,还给予孩子安全感,一个好的父亲,就像是一座灯塔,不仅是孩子效仿学习的榜样,更为孩子照亮了前方的道路。


父亲是孩子人生中的榜样,更让孩子获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父亲应该重视孩子的教育,平时多和孩子交流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鼓励孩子思考自己的未来,引导他走上更好的道路。


此外,对于性格和品德的影响,言教远远不如身教。身为父亲应该以身作则,力求做到为人正直,做事坦诚,多关心妻儿和老人,多帮助妻子做一些家务事。这样孩子才能在耳濡目染下,形成正直、坦诚、友爱、善良等好品性。


可现如今,很多父亲每天在外忙事业、忙应酬,把抚养和教育孩子的重任全权交给了妈妈。一些妈妈时常开这样的玩笑,“现在孩子的生活教育全部靠我一个人,这完全就是丧偶式育儿。”这或许根本就是一句玩笑话,但却反映了中国目前家庭教育的普遍现状。还有人说,中国的家庭就是“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失控的孩子”,这话虽然有些偏颇,但不无几分真实。


环顾四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的衣食住行,由妈妈管理照料;孩子的学习,由妈妈辅导。不管是周末体息还是节假日,带着孩子游玩的人永远都是妈妈。在孩子整个成长过程中,父亲好像缺席了一般。孩子不仅从早见不到爸爸的身影,就连遇到困难的时候都无法寻求爸爸的帮助,体现了现在绝大部分孩子父爱的缺失。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到底去哪儿了呢?


有些父亲工作确实比较繁忙,每天早出晚归,时常出差,没有时间教育自已的孩子。可有些父亲却认为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就应该是妈妈的事情,自己只要赚好钱、养好家就行了。有些父亲长时间不管孩子,好不容易与孩子相处,却不够耐心,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或是孩子犯错误,就忍不住要打骂。

可事实上,不管是哪种情况,父亲们都应该知道,父亲是家庭中的重要角色,是孩子心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即便是再富裕的物质生活,再多的母爱也不能代替具有特殊地位的父爱。一个孩子一旦缺少了父爱,就会对其心理发育和人格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从而阻碍了孩子未来的人生发展。

好的,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周继续。



上一篇:  父母格局之陪伴1
下一篇:  父母格局之得失2
联系我们

微信图片_20211110164156.png

服务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