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视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2024-10-10 10:5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儿童优先原则,把培养好儿童、少年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强调要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遵循未成年人成长特点和规律,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为少年儿童健康促进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来自社会、家庭、学校对学生的升学压力,社会多元诉求致使青少年成长有些无所适从,唯分数的考试选拔机制与社会推崇的利益物化评价机制让青少年找不到理想的、稳定的和积极的精神标的物,致使一部分中学生心理健康出现严重问题。如何科学求解?笔者以为,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家校联手全力培育健康心态。家庭和学校要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关心关爱孩子。希望养育健康的孩子,自己先要做健康的老师、父母;希望孩子有良好的心态,老师和家长先要反省和调节自己的心态。同样是为孩子端上一碗“鸡汤”,有的时候让孩子感觉到支持和温暖,有的时候却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不安。之所以造成这样大的差异,就是因为“端鸡汤”这个行为背后传达的含义是不同的,而归根究底是老师和父母自己的心态造成的。学校领导和教师,应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才智、能力、水平、德行与所履行的职责相符,只有“有理想的人讲理想,守纪律的人讲纪律,有献身精神的人讲献身精神”,榜样示范,言传身教,才最有说服力。家长要从内心深处接受孩子的普通,身体和心理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端正育儿心态,才有健康的家校联动教学教育。 二是劳逸结合全面重建责任信心。在读好书的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一要努力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改革和更新教育内容和方法,改进工作作风,尽力教育、引导和满足青少年的政治期待。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非权力因素,增强青少年对社会、对家庭、对学校、对同学的责任感。在充满社会责任的环境中,帮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和稳定的心理系统,奠定克服逆反心理和抑郁的心理基础,开展科学的思想教育。二要按照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科学教育。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和心理迅速发展的时期,有好胜、好奇、好变、好动、好疑特点,只有了解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广阔性、灵活性与传统思维模式的矛盾,自我意识的独立性和社会依附关系的矛盾,强烈的需要与道德、法制观念及社会物质文化条件的矛盾,善于调节和处理好这些矛盾,才有可能避免逆反心理和抑郁的产生。三要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安排研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教育和体育美育教育。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要培养孩子对生活的热情,重视青少年的自我教育,注意调动他们自身的积极性,培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是整体联动全新手段科学疏导。青少年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措施和对策来科学应对。首先,要有稳定健康的社会精神标的物,正视青少年的“追星”行为意识,杜绝生硬说教转而充分利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创新树标,真正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做实做透。再就是要注重规矩教育、集体教育、传统教育,坦然面对一孩家庭氛围与西方鼓吹个体价值共振形成的自我意识,清楚青少年自傲和自卑并存以及自私和自轻同在的矛盾共存实际,引导他们走出自我、尊重传承、恪守规矩、融入社会。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随时掌握青少年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对问题青少年适时进行心理疏导,把不健康心理遏制在萌芽状态,对有重度抑郁症的青少年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让他们重拾信心。最后需要大力拓展青少年的价值实现途径,崇尚责任,崇尚劳动,崇尚节俭,倡导自食其力,肯定艰苦朴素,各大院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切实为青少年培养一技之长尽心尽力,切实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为己任,全社会尤其是各级党委政府要不断提升各级就业渠道,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性竞争环境,构建和谐发展的社会秩序。 (田共兵,作者系湖南新华书店集团市场总监) 来源:湖南日报 上一篇: 朱永新关于家庭教育的10点心得
下一篇: 想让孩子成才,父母请学会“三要三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