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普吉岛的Club Med度假村时间:2012-10-10 地点/ 参与者:心灵花园QQ群 记录:倾城
发起人朱会明: 事情发生在澳大利亚普吉岛的Club Med度假村。 有一天,我在大厅里突然看见一位满脸歉意的工作人员,正在安慰一个大约4岁的西方小孩,饱受惊吓的孩子已经哭得精疲力竭了。 问明原因之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天小孩较多,这位工作人员一时疏忽,在儿童的网球课结束后,少算了一位,将这个小孩留在了网球场。等她发现人数不对时才赶快跑到网球场,将那个被遗忘的孩子带了回来。孩子因为一个人被留在偏远的网球场,饱受惊吓,哭得稀里哗啦的。 这时,妈妈出现了,她蹲下来安慰4岁的孩子,并且很理性地告诉他:“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的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位姐姐的脸颊,安慰她一下!” 只见那个4岁的孩子踮起脚,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已经没事了。” 大概就是这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宽容、体贴的孩子吧!
若水: 可是要让一个孩子在自己受到委屈的同时,反过来去安慰别人,这个孩子本身得包含着多大的能量呀。
倾城: 孩子的能量是大人传递的。
聆心阁1线: 孩子的能量是大人传递的。 嫣然: 如果允许这个孩子一直沉浸在委屈的情绪里,他会一直委屈下去的。 这和妈妈给个糖果哄他开心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倾城: 妈妈的这个糖果让大家都很开心。
嫣然: 只不过妈妈采取了更加正面积极的方法。不仅转移了孩子的注意力,更将他的注意力引到了如何去关心和安慰别人上去,让孩子从付出关爱中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若水: 曾经我也是按照这位妈妈的方法去引导孩子,让她更多地去关注别人的感受。可是偶尔一次看到一篇文章,上面的观点我觉得也非常有道理。
嫣然: 这样的妈妈,告诉孩子了一个经验:当你感觉到痛苦时,如果肯抬头看看别人,也许就发现,造成你痛苦的人不是故意的,而且他现在可能更痛苦。这时候,孩子就知道,自己其实是安全的,而且,即使在痛苦的时候,他仍然有能力让别人也感到安全。
嫣然: 孩子不仅找到安全感,而且发现了自己的力量。
若水: 文章说,我们首先要正视孩子的感受,她当时很委屈,我们要认同孩子的委屈,要站在她的角度告诉她,妈妈知道你因为这件事非常委屈。这样,孩子会更多地和妈妈分享她内心深处的想法。
若水: 如果像这位妈妈一样,告诉孩子,没事儿,事件已经过去了。孩子会觉得,在我这儿是天大的一件事儿,我还没有从伤心中走出来,可在父母眼中就已经过去了。
嫣然: 已经没事了。那位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的紧张难过,她不是故意的
嫣然: 这句话是前提。妈妈已经告诉孩子,她不是故意的。这已经承认孩子的感受了。
聆心阁1线: 孩子的能量是大人传递的,首先要找到正确的传递波段,不然无法接收的,这是个很需要花心思动脑子的过程。
若水: 孩子的委屈、伤心不是来源于姐姐的故意与否,而是当时她一个人忘在外面了。
嫣然: 这个孩子接受妈妈的劝告了,说明这个孩子的心里是没有痼疾的,也就是说,这件事对她来讲,不是天大的事。呵呵。
嫣然: 如果这件事对孩子来讲是天大的事,那么她受的伤害一定不是来自这一次,而是多次的经验。
若水: 是呀,所以我说,这个孩子本身巨大相当大地能量
嫣然: 若水,我想说,每个人的能量都是无限大的。负面能量越多,正面的行动力的接受力就越小。
若水: 嗯 我现在在修练的是,认同孩子的感受同时,让她学会吸收更多地正能量。
嫣然: 我在疗愈自己的这两年,发现由于自己性格的原因,其实给了孩子很多心灵的创伤。
嫣然: 我就觉得,自己的疗愈工作做得越精细,对孩子的能量引导就越有知觉。 勇气: 现在想想,如果父母时时处在焦虑中,充满不安全感,怎么给孩子带来正面能量,所以,我们父母首先得成为一个拥有正面能量的人。 勇气: 怎样才算是拥有正面能量的父母呢? “会对生活乐观、对自己信任。会对孩子和家人充满信任,他们知道生活本来就悲喜交加,所以已经学会坦然面对。当快乐来临时,会尽情享受,当烦扰来袭时,就理性解决。他们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有自知之明,不会自我贬损,也不会自我膨胀,他们在该独立的时候独立,该求助的时候求助。乐观和自信后面,深藏着对人生的豁达与包容。”
聆心阁1线: 与真实的自我相遇--我可以不够自信,偶尔也会有所怀疑,也会评判,有时也会感情用事--因为我是人,人性就是如此,不那么完美,也不完全糟糕。
下一篇: 爱孩子 就给他传递正能量
|